本文目录一览

1,斑叶竹节秋海棠掉叶子不开花是怎么回事

忌阴暗盆栽,竹节海棠既喜散射光照,又怕阴暗的环境。放置过阴暗处,不但会造成叶与花数量减少,还会引起植株徒长。如较长时间将其置于过阴暗处,光线不足,也会引起黄叶落叶,严重时会致使植株瘦弱而死亡。

斑叶竹节秋海棠掉叶子不开花是怎么回事

2,竹节海棠 叶子中间出现斑焦现象 请问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啊

夏季遮阴
竹节海棠,俗名慈姑秋海棠,又名红花竹节秋海棠。是多年生小灌木,茎直立,茎节肥厚,呈明显的竹节状。叶为偏歪的长椭圆形,叶表面绿色,有许多白色小斑点;背面紫红色,花小,鲜红色或粉红色,极为绚丽;成簇下垂,夏秋开花,花期很长,是人们颇为喜爱的盆花之一。

竹节海棠 叶子中间出现斑焦现象 请问是什么原因 怎么解决啊

3,如何护理斑叶竹节秋海棠

球根秋海棠属浅根性植物。盆栽需用排水好、肥沃的泥炭土或腐叶土,有利于根部发育。盆栽观赏要求生长发育整齐,于春季选用健壮块茎在温室沙床内催芽,栽植不宜过深,以不见块茎为度,土壤保持湿润,当发芽后定植于盆内,定植后块茎要求稍露土面。 生长期避免过度潮湿,否则阻碍茎叶生长和引起块茎腐烂。每旬施肥1次,叶片挺拔,呈青绿色为正常。叶片淡绿色表明缺肥。如叶呈淡蓝色并出现卷曲,说明氮肥过多,应减少施肥量或延长施肥间隙时间。花芽形成前增施1~2次磷钾肥。 球根秋海棠茎叶柔嫩多汁,生长期应少搬动。为减少操作时折断茎叶,花蕾期需设立支柱。花期正值初夏,气温逐日升高,要求遮荫和喷雾,保持一个通风、凉爽的环境。如果浇水不当、光线太强和气温过高都会造成叶片边缘皱缩,花芽脱落,甚至块茎腐烂。花后至秋末,地上部茎叶逐渐黄化枯萎脱落进入休眠期,应挖起块茎,稍干燥后放木框内沙藏,休眠块茎稍有湿度即行,贮藏温度以10℃为宜。 球根秋海棠每个植株都有雄花和雌花,采用人工授粉,可提高结实率。  【病虫害防治】生长期遇高温多湿,常发生茎腐病和根腐病,应控制室温和浇水,并用25%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洒。在室温高、通风不好的环境下,很容易受介壳虫和蚜虫危害,还有卷叶蛾幼虫、蓟马危害。介壳虫和蚜虫群生于叶柄、花蕾和新芽处吸取养分,卷叶蛾幼虫咬食花叶,蓟马于叶背吸取营养。被害植株完全丧失观赏价值。介壳虫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倍液喷杀。蚜虫、蓟马和卷叶蛾用10%除虫菊酯乳油和鱼藤精2000倍液喷杀。

如何护理斑叶竹节秋海棠

4,请问如何繁殖竹节海棠谢谢

竹节秋海棠的栽培技术介绍 形态特征:属秋海常科宿根草本。叶互生。呈三角 形或歪心形,叶缘有波状锯齿,墓部楔形。叶面钢绿色,其银白色斑点叶背及心叶红褐色,茎绿色,节短呈圆突状11花红色.腋生,聚伞花序花盛期为秋、冬、存三季。花叶俱美.tt花期长,观赏价值极高,是花坛美化、室内观赏的理想花卉 2.生长习性:性喜温暖、湿润的气候。耐阴,适应日照约50%一70%,冬至春季喜爱直射柔和的阳光。喜富含腐殖质的疏松、肥沃砂质壤上.忌高温多湿,生育适温为5-25O: 3.类型与品种:有竹节秋海棠和桐叶秋海棠等。 4.繁殖方法:多采用扦插法,春、秋两季为扦插适期。选取生长健壮而充实的顶芽,长度约5一7个茎节,去除下部叶片.留上部2一4片叶剪半.扦插于祖砂或珍珠岩中,保持土壤湿度30%一40%,空气湿度为70%一85%,接受光照50%一70%.20天左右能生根,待根群生长旺盛再移植。盆栽亦可直接盆播,发根后给予迫肥。 5.栽培技术:栽培_t质以肥沃富含腐殖质或有机质的砂质壤l几为佳夏秋适当地遮荫(适应El照50%一70%),冬f? V春f-以直射光几夏季32℃以V.植株呈半休眠状态,应将枝条强剪并保持阴凉通风!I停止施肥。使其顺利越夏.待秋季降i后.植株进入件几育盛期时.给予追肥,促进开花,大红竹节秋海棠约3一4年老化,须更新栽培 腾讯游戏互助一团
竹节海棠繁殖可以用播种、扦插、分株及组培法。 分株法:一般春季结合换盆进行,将母株分切成几部分,每一部分至少要有3个芽。 扦插法:温室四季都能进行,但最好避开高温炎热的盛夏季节,因为此时扦插插穗和母株都容易腐烂,留下的伤口会使母株感病。插穗应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,5~10厘米长,保持20~25℃,15天左右即会生根。

5,海棠花怎么养

是球根秋海棠,又名茶花秋海棠。喜欢凉爽、湿润、半阴的环境。对环境变化,特别是温度和光线的急剧变化十分敏感。开花植株不能放在阴暗的室内,也不能放在阳光直射的阳台上。生长的最适温度为15~25℃,不耐高温,超过30℃茎叶枯萎、花蕾脱落;气温35℃以上,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块茎出现腐烂死亡。该种植物属于长日照开花、短日照休眠型的植物。 它每年开花后地上部分枯萎,但球根——块茎仍要保留下来,翌年2~3月份再进行栽植。栽种块茎不宜过深,以块茎顶部与土面齐为好。栽植前土壤中施足基肥,栽植后保持土壤湿润。温度在15~20℃时,约经2~3周后块茎顶部的芽可以长出。 在养护中应注意: ①浇水和施肥。浇水以盆土保持湿润为宜。干旱与盛夏天气还需对叶面和地面进行喷水,提高空气湿度有利于生长。忌盆内积水与淋雨,否则易烂根。冬季,盆土以稍偏干为好,每隔7天用清水喷洒叶片与环境,这样既增加湿度又能使叶片清洁。生长期间约10天施1次稀饼肥水;在孕蕾期追施速效的磷肥。施肥时注意,肥液勿溅到叶片上;开花期及冬、夏两季不宜施肥。 ②光照与温度。竹节海棠的生长适宜的温度为18~20℃,具有通风良好且有散射光的环境。高温季节需采取遮荫、通风、喷水等措施;冬天室温保持10℃以上为好,可置于阳光充足处。家庭莳养时,在生长季节每周要放到室外散射光下1~2次,冬季应放在向阳避风处。 ③绑扎与翻盆。由于竹节海棠植株较高大,需要用细竹等物设支架扶枝,以防倒伏。同时,每年春天需翻盆、换土、修枝,将弱枝、重叠枝、残根剪掉。对已开花2~3年,过高的植株要实施短截,仅留茎部6~10厘米,让其重新萌发新枝。
海棠,性喜阳光,也能耐半阴,耐寒,对环境要求不严,适于疏松肥沃、土层深厚、排水良好的砂质土壤中生长。贴梗海棠适应性较强,栽培管理比较粗放。 败梗海棠怕水涝,否则易烂根,所以,浇水必须适度,每年干旱季节适当浇几次水即可,10月至翌年春前应少浇水或不浇水。施肥可于花后进行,用腐熟的人畜肥、厩肥施1-2次,并将老枝枝梢剪去,促其萌发新梢;秋后再施一次有机肥,以利增加第二年的开花量。冬季气温低于零下20℃时,户外植株需注意防寒,盆栽贴梗海棠可移入室内越冬。 贴梗海棠的常见病害为梨桧锈痛,也叫梨锦痛。这种病要经两个寄主侵染。第一寄主为柏类植物,如桧柏、龙柏、鹿角柏等;第二寄主为贴梗海棠、垂丝海棠、山褚等。 病菌侵入桧柏等后,第一年会在叶腋或小枝上产生淡黄色斑点,然后肿大起来。至第二年2、3月间,即会产生咖啡色米粒状物,突破表皮,即为冬孢子角。冬孢子角单生或聚生,使植株枝条膨大起来。 贴梗海棠作为第二寄主染上冬孢子角后,叶片正面在4-5月上旬会出现黄绿色的小斑点,再扩大成圆形黄病斑。病斑上早期会出现数个小黄点,后期变为黑色,使叶背相应处逐渐增厚,产生一些灰白色毛状物,8-9月变成黄褐色粉末状物。严重时,病叶满株,叶片畸形,表面凹凸不平,导致叶片早枯早落,甚至使植株死亡。贴梗海棠管理较简单,因其开花以短枝为主,故春季萌发前需将长枝适当短截,整剪成半球形,以刺激多萌发新梢。夏季生长期间,对生长枝还要进行摘心。栽培管理过程中要注意旱季浇水,伏天最好施一次腐熟有机肥,或适量复合肥料(N、P、K元素)。盆栽催花,可在9月至10月间掘取合适植株上盆,先放在阴凉通处养护一段时间,待入冬后移入15℃至20℃温室,经常在枝上喷水,约25天后即可开花,可用作元旦、春节观赏。 参考资料:已解决 我该如何种海棠呢?

6,斑叶竹节秋海棠可以打尖

可以。打尖可以控制形状。喜温暖、潮湿,宜充足的散射光。夏季置凉爽处,忌高温。要求疏松、排水良好、富含腐殖质的土壤。生长期多浇水、喷水及追施液肥。越冬温度8℃以上。一般于春季进行扦插、分株繁殖。室内盆栽观赏佳品。
没有毒 植物 【简介】:假伞形花序,下垂长12厘米左右,花暗红或白色。是观干、 观叶、观花的佳品。夏秋开花,花期长。原产巴西,耐荫性好,喜温暖湿润的环境。 要求排水良好的肥沃土壤,且较耐寒,冬季室内5℃左右,仍鲜绿如常。它的习性强健,很适合家庭栽培。编辑本段栽培管理 竹节秋海棠又名慈姑秋海棠,为秋海棠科、秋海棠属植物,是多年生小灌木,因茎节酷似竹节而得名。叶表面绿色,花鲜红色,成簇下垂,姿态优美艳丽,在温暖的地区可常年观花,通常每年的4月至11月为盛花期。 一、形态特征 茎直立光滑,茎节肥厚,红褐色,株高50厘米至100厘米。叶为长椭圆形,有许多白色小斑点,如同星星闪烁,新叶尤为明显。花色粉红,花形由许多小花组成一个大聚伞形花序,从茎节处的叶腋中抽生而出。 二、繁殖技术 竹节秋海棠的繁殖主要以扦插为主,也可水插和分株繁殖。选取生长健壮的顶端嫩枝作插穗,剪取长10厘米至15厘米的有3节至4节的小段,下部切口在最下节0.5厘米处为宜。晾1天,插入河沙苗床中,扦插深度在5厘米左右,入土部分的叶片要全除去,保留上部2个至3个叶片,为防止水分蒸发,可适当剪去一部分叶片。基部按实,用喷壶浇水,遮阴保湿,月余可生根移栽。 三、管理技术 竹节秋海棠是浅根系植物,性喜半阴、湿润和温暖,不耐寒,忌暴晒、炎热和水涝,适宜生长温度为15℃至25℃。抗旱性能强,怕积水,喜欢疏松肥沃的沙壤土。浇水原则是见干见湿。 肥料是植株生长的必要元素,施肥应在盆土干时划锄进行,施肥后浇水可便于植株吸收。在茎叶不旺或新翻盆之时,都忌施大肥。春季生长旺盛期,每10天至15天施一次稀薄液肥,夏季高温季节,植株停止生长,应减少施肥。开花期和冬季暂停施肥。 加强光照时间,竹节秋海棠喜阴怕暴晒,适宜长年南阳台内栽培。春、秋、冬季宜给予充分的阳光。夏季避免强光照射,否则会使植株叶片发黄,生长缓慢。 加强植株修剪,有利保持良好的株形。对生长多年的植株,或植株生长得过高,或茎下部的叶片脱落,造成株形不美观、影响观赏效果的,可结合春季换盆进行修剪,以利植株萌发新枝,可开出更多的鲜艳花朵。 病虫害防治,应全面贯彻预防为主、综合防治的原则。如遇高温潮湿天气,竹节秋海棠易发生病虫害。对病虫害的防治,其一要加强通风透光,盆土不能偏湿,更不能让盆内积水。其二每半月喷一次杀菌剂,如甲基托布津、多菌灵等,预防病害的发生。如发现有红蜘蛛危害时,可喷洒三氯杀螨醇1500倍液。编辑本段中药材 【出处】始载于《海南植物志》。 【拼音名】zhú jié hǎi tánɡ 【英文名】spotted begonia 【来源】 药材基源:为秋海棠科植物竹节秋海棠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egonia maculata raddi 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收,切段晒干或鲜用。 【原形态】竹节秋海棠,直立或披散的亚灌木,高0.7-1.5m。平滑而秃,分枝,茎具明显呈竹节状的节。单叶互生;叶柄长2-2.5cm,圆柱形,紫红色;叶片厚,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10-20cm,宽4-5cm,先端尖,基部心形,边缘浅波状,上面深绿色,并有多数圆形的小白点,背部深红色。花淡玫瑰色或白色,聚伞花序腋生而悬垂;总花梗短;苞片2枚,对生,披针形,早落,雄花直径约2.5cm,花被片2,大于2枚花瓣;雌花的花被片与花瓣均5,直立,相等,子房下位,2-4室,大而有翅。蒴果。花期夏秋间,果期秋季。 【生境分布】 生态环境:我国公园和花圃中都有栽培,或作为盆栽花卉。 资源分布:原产巴西。 【性味】味苦;性平 【归经】肝经 【功能主治】散瘀;利水;解毒。主跌打损伤;半身不遂;小便不利;水肿;咽喉肿痛;疮疥;毒蛇咬伤 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煎汤,15-30g;捣汁或浸酒。 【各家论述】 1.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全草:有散瘀消肿的功能。用于跌打损伤。 2.《海南植物志》:茎直立,具有明显呈竹节状的节;叶肉质,上面有多数圆形小白斑,下面深红色,叶柄紫红色;花淡红或白色,颇美丽。为常见的观赏花卉之一。 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文章TAG:竹节海棠  如何  竹节  秋海棠  斑叶竹节海棠如何搞心  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