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

1,矮冬青树下长了虫是什么原因怎么治

主要虫害为尺蠖和毒蛾、刺蛾的幼虫。 防治方法主要依靠喷施杀虫剂来进行,用氧化乐果乳油(1000-1500倍液)、功夫乳油(2000-2500倍液)等有机磷杀虫剂喷施整株效果很好。
去打药啊 ~

矮冬青树下长了虫是什么原因怎么治

2,春尺蠖如何防治 2010

根据春尺蠖生活习性及活动规律,生产中可用以下措施进行防治: 1.加强中耕或翻耕,可杀死大量长期在地下越夏和越冬的虫蛹。 2.粘虫胶防治。于成虫羽化前在树干1.5 米左右的地方涂刷两道粘虫胶,胶环宽度为5~10 厘米,两胶环之间的距离宜为20~40 厘米,可有效粘杀上树的雌成虫和幼虫 3.塑料环阻隔防治。于成虫羽化前在树干1米左右的地方缠绕一圈宽度为8~10厘米的塑料环或胶带,胶带上缘紧贴树干,下缘留有一定的空隙,即形成喇叭口,可有效阻隔上树的雌成虫和幼虫。 4.核型多角体病毒防治。采用含量为每毫升1.25×10<10 的聚异丁烯春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,每亩用量为2毫升,加入0.1%的洗衣粉,在春尺蠖1~2龄幼虫达到80%时进行喷雾防治。采用病毒防治,当年防治率达80%以上,第二年、第三年自然感病率仍在60%以上,可持续有效地控制害虫危害。 5.保护和利用天敌。在虫口密度较小、危害较轻的地方,应严格控制化学药剂的使用,保护寄生姬蜂、蚂蚁、鸟类等害虫天敌,维护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,达到有虫不成灾的理想状态。
用灭虫剂消灭。

春尺蠖如何防治 2010

3,如何防治树木夏季受美国白蛾槐潜叶蛾国槐尺蠖等虫害影响

①工作人员每天进行巡查,做到提前发现,及时处理,避免虫害过多繁殖危害树木。②采用喷射药物的方式,使病虫害现象得到有效控制。补充:虫害原因:①林区面积扩大,人们保护林区意识弱。②夏季高温、高湿为多种害虫提供了繁殖的温床。
夏季是美国白蛾、槐潜叶蛾、国槐尺蠖等害虫的高发期。这几类害虫繁殖量大,适应能力强,危害植物种类繁多。一周内,市民热线共接到询问和举报病虫害问题30余件。7月25日,记者从12345市民热线受理中心获悉,24日,12345市民热线共受理群众来电1649件,直接办结1143件,进入督办程序48件,交由各县(市、区)政府(管委会)和市政府部门办理501件。反映事项排在前三位的是三农、其它类和规划、交通运输问题,分别为251件、137件和106件。 夏季高温、高湿为多种害虫提供了繁殖的温床,城区部分主干道、公园和小区内树木不同程度地遭受病虫害的侵害。德城区崔女士拨打热线反映,其所居住的东风路酒厂宿舍内有很多梧桐树,近日发现树上有很多虫类侵食树叶,有时还会飞入居民家中。希望主管部门尽快协调,喷洒农药及时防治。记者联系到园林处有关负责人,其表示可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指导,确认虫害种类后,提供药物配制方法消灭病虫害。 另有德城区张女士拨打热线反映,其所居住的小区附近道路上种有榆树,大部分树叶已被害虫啃光

如何防治树木夏季受美国白蛾槐潜叶蛾国槐尺蠖等虫害影响

4,柿子树上的虫子怎么办啊

这可能是由于卷叶蛾幼虫危害所致,特别是褐带长卷叶蛾,寄主特别多,能危害柿树,在华北地区每年3代,长江中下游地区4-5代,华南地区6-7代,多以幼虫危害植物叶片,会吐丝、啃食果皮,并能蛀入果实内危害。防治方法:在发生期,喷施40%乙酰甲胺磷乳油、50%辛硫磷乳油、40%乐斯本乳油、2.5%功夫乳油等进行防治,效果良好。 希望可以帮到你。
1、广翅蜡蝉 为害特点: 成、若虫剌吸枝条、叶的汁液,产卵于当年生枝条内,致产卵部以上枝条枯死。   防治方法:(1)冬春结合修剪剪除有卵块的枝条,集中深埋或烧毁,以减少虫源。(2)为害期喷20%杀灭菊酯乳油5000倍液或40%氰戊菊酯乳油6000倍液、 21%灭杀毙(增效、氰马乳油)5000~6000倍液、因该虫被有蜡粉,在上述药剂中加0.3~0.5%柴油乳剂,可提高防效。 2、柿长绵粉蚧 为害特点: 雌成虫、若虫吸食叶片、枝梢的汁液,排泄蜜露诱发煤污病。 防治方法:(1)越冬期结合防治其他害虫刮树皮,用硬刷刷除越冬若虫。(2)落叶后或发芽前喷洒波美3~5度石硫合剂或45%晶体石硫合剂20~30倍液、5%柴油乳剂。(3)若虫出蛰活动后和卵孵化盛期喷50%三硫磷、80%敌敌畏、40%乐果乳油1000倍液,特别是对初孵转移的若虫效果很好。如能混用含油量 1%的柴油乳剂有明显增效作用。(4)注意保护天敌, 3、柿绒蚧 别名: 柿绵蚧、柿毡蚧、柿绒粉蚧 为害特点:枝条被害后,轻者生长细弱,重则枯死。果实被害处由绿变黄,最后变黑,甚至龟裂,使果实提前软化,不便加工和贮运,是柿树的主要虫害之一。 防治方法:(1)早春柿树发芽前喷布一次5度石硫合剂或5度柴油乳剂,消灭越冬若虫。(2)在展叶至开花前,用40%速扑杀乳油1000—1500倍液喷布或在6 月上旬第一代若虫发生时喷0.3—0.5度石硫合剂,可基本上控制危害。(3)注意保护天敌,在天敌发生期尽量少用或不用广谱性杀虫剂。 4、血斑小叶蝉 别名:柿小浮尘子、血斑浮尘子 为害特点 :若虫和成虫栖息在叶背的叶脉两侧,吸食汁液。被害叶的正面出现白色小点,严重时全叶呈苍白色,使果实变小,味淡,产量降低。 防治方法 :在5月中下旬柿树开花后,第一代若虫大量出现时,用2.5%功夫乳油2500倍液或50%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布均可 。 5、 柿蒂虫 别名: 柿实蛾、柿举肢蛾、柿食心虫。   为害特点 :幼虫蛀果为主,亦蛀嫩梢,蛀果多从果梗或果蒂基部蛀入,幼果干枯,大果提前变黄早落俗称“红脸柿”、“旦柿”。 防治方法:(1)越冬幼虫脱果前于树干束草诱集,发芽前刮除老翘皮,连同束草一并处理消灭越冬幼虫。(2)及时摘除虫果。(3)各代成虫盛发期用90%敌百虫、乐果1000倍液,25%灭幼脲悬浮剂1500倍液+2.5%功夫乳油2500倍液喷布。药剂防治。 6、黄刺蛾 俗称洋辣子、刺毛虫 为害特点:幼虫幼龄时啃食叶肉,残留叶脉呈箩网状,后期幼虫食叶片成缺刻,严重时可将树叶全部吃光。 防治方法:(1)结合冬剪剪除树上的越冬茧集中烧毁或深埋。(2)当小幼虫群集叶背危害,叶片出现白色网眼时人工摘除或局部喷药。(3)幼虫危害初期用90%敌百虫1500倍液或50%杀螟硫磷1000倍液、2.5%功夫2500倍喷布。 7、 柿星尺蠖 别名: 柿星尺蛾、大斑尺蠖、柿叶尺蠖、柿豹尺蠖、柿大头虫。 为害特点: 幼虫食叶成缺刻和孔洞,严重时食光全叶。 防治方法: (1)秋末或初春结合翻树盘挖蛹。(2)幼虫发生期震落捕杀。(3)于低龄幼虫期喷药防治,用2.5%功夫乳油2500倍液喷布效果良好。。 六、果实套袋 果实有拇指头大小时套袋,套袋材料采用半透明果袋套袋,既能防止虫害和鸟害,又能提高果实外观色泽的鲜艳度,品质及商品性。 七、落果防治 柿树易发生落果现象,其除生理落果外尚有后期落果,防治方法包括(1)提供授粉源;(2)环状剥皮:开花期前后进行主干或主枝环状剥皮,可显著改善落果现象,是目前常用的方法,但其实施后根部生长停顿,树势衰弱,对果实著色及品质影响大,,应减少使用。(3)加强栽培管理:避免强剪造成枝梢徒长,采取控制氮肥施用及水分调整,疏蕾及疏花防止开花过多等措施,对防止落果有一定的效果。 七、果实采收 (一)采收时期:柿子采收时期因品种、地区、气候等不同而有所差异,一般掌握以下原则:需要脱涩或准备贮藏的七八成熟就可采收,可以鲜食(鲜销)的完全甜柿八九成熟方可采收;离市场远的适当早采,近的可以按时采收;市场缺货时早采,市场压货时略迟采。 (二)方法:柿子属于浆果,果柄很硬,容易在采收和贮运过程中戳伤他果而引起腐烂造成不必要的损失,因此采后必须剪去果柄,并注意轻拿轻放。 回答:2008-03-04 15:53提问者对答案的评价: 共0条评论...

5,如何防治枣尺蠖对枣树的危害

枣尺蠖 又称枣步曲,属鳞翅目、尺蠖蛾科。我国南北方枣区普遍发生,枣尺蠖以幼虫为害枣、苹果、梨的嫩芽、嫩叶及花蕾,严重发生的年份,可将枣芽、枣叶及花蕾吃光,不但造成当年绝产,而且影响翌年产量。1年1代,有少数个体2年完成1代,以蛹在树冠下3--20厘米深的土中越冬,近树干基部越冬蛹较多。翌年2月中旬至4月上旬为成虫羽化期,羽化盛期在2月下旬至3月中旬。雌蛾羽化后于傍晚大量出土爬行上树;雄蛾趋光性强,多在下午羽化,出土后爬到树干、主枝阴面静伏,晚间飞翔寻找雌蛾交尾。雌蛾交尾后3日内大量产卵,每头雌蛾产卵量1000-1200粒,卵多产在枝权粗皮裂缝内,卵期10--25天。枣芽萌发时幼虫开始孵化,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孵化盛期。3--6月为幼虫为害期,以4月为害最重。幼虫喜分散活动,爬行迅速并能吐丝下垂借风力转移蔓延,幼虫具假死性,遇惊扰即吐丝下垂。幼虫的食量随虫龄增长而急剧增大,4月中下旬至6月中旬老熟幼虫入土化蛹。枣尺蠖成虫的羽化受天气影响很大,气温高的晴天出土羽化多,气温低的阴天或降雨天则出土少。防治方法(1)阻止雌成虫、幼虫上树 成虫羽化前在树干基部绑15--20厘米宽的塑料薄膜带,环绕树干一周,下缘用土压实,接口处钉牢、上缘涂上粘虫药带,既可阻止雌蛾上树产卵,又可防止树下幼虫孵化后爬行上树。粘虫药剂配制:黄油10份、机油5份、菊酯类药剂1份,充分混和即成。(2)杀卵 在环绕树干的塑料薄膜带下方绑一圈草环,引诱雌蛾产卵其中。自成虫羽化之日起每半月换1次草环,换下后烧掉,如此更换草环3-4次即可。(3)敲树振虫 利用1、2龄幼虫的假死性,可振落幼虫及时消灭。 (4)药剂防治 在3龄幼虫之前喷洒1500倍25%天达灭幼脲3号或2000倍20%天达虫酰肼药液1—2次,可有效地消灭枣尺蠖幼虫危害。 (5)保护天敌 据在河南新郑调查,肿跗姬蜂、家蚕追寄蝇和彩艳宽额寄蝇,以枣尺蠖幼虫为寄主,老熟幼虫的寄生率可以达到30%-50%。应注意保护。
一、枣尺蠖的危害特点及生活习性如何? 枣尺蠖,又名弓腰虫、顶门吃或枣步曲。幼虫在爬行时一伸一曲,故称其为“枣步曲”,是枣树最为重要的虫害之一。我国各大枣区均有分布,尤为河北、山东、河南和山西等省的枣区发生危害最为严重。其幼虫暴食性强,危害枣树的嫩芽、叶片、花蕾、枣吊和新的枝梢等所有绿色组织。发生严重时,可将枣叶或枣芽全部吃光,造成严重减产或绝收。 在华北地区,枣尺蠖一年发生一代,每年的3-4月份羽化。雄成虫有翅,可以飞行;雌成虫无翅,羽化后先在树下杂草内潜伏,到傍晚或夜间后,爬到树上与雄虫交尾,然后产卵于嫩芽和树皮裂缝内等部位。卵于4月中旬前后孵化。孵化出的幼虫,开始群集在树梢顶端危害嫩芽,故枣区群众称其为化蛹。幼虫爬行速度快,受惊后有吐丝从树上下垂的特性,可向四周扩散转移。故当一株枣树的叶片被它们吃光后,它们可吐丝坠地,向其他枣树上转移。 另外,对枣树形成危害的尺蠖,还有“枣银灰尺蠖”、“刺槐尺蠖”、“桑褶翅尺蠖”和“酸枣尺蠖”等。它们的生活习性及危害规律,与枣尺蠖大致相同。 二、综合防治枣尺蠖的措施有哪些? 对枣尺蠖实施综全防治,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措施: 1、挖越冬蛹 捕捉幼虫 春季(3月中旬前),在树干周围直径为100厘米范围内,翻刨土层,将越冬蛹挖出,加以消灭。也可结合初冬或早春刨树盘时,将其蛹随时拣出。还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假死落地的特性,在幼虫危害期摇树震落幼虫,就地捕杀。 2、阻挡雌蛾上树,采集虫卵 由于雌娥不会飞,可在3月中、下旬在树干上缠塑料薄膜或纸裙,阻止雌蛾上树交尾和产卵,并于每天早晨或傍晚逐树捉蛾。无论是缠纸裙还是用塑料薄膜缠树干,都必须将骑缝口钉好,不留缝隙,以免雌虫乘隙上树,由于树干缠裙,雌蛾不能上树,便多集中在裙下的树皮缝内产卵。因此,可定期撬开粗树皮,刮除虫卵,或在裙下捆两圈草绳诱集雌蛾产卵,每过10天左右换1次草绳,将其烧毁。也可以将塑料裙的下部埋入树干基部土中,直接阻蛾上树,每天早晨或傍晚在树下周围地面上捉蛾。或直接将树干的刮去,涂10厘米宽的一圈粘虫胶。如果没有粘虫胶,也可以涂机油代替。以便将雌娥直接粘在树干上,然后予以捕杀。 3、药物防治 根据枣尺蠖的特性及危害规律,可分两次用药防治。第一次用药在枣芽长到3厘米左右长时(时间为5月初),可喷施50%的敌敌畏或75%的辛硫磷800-1000倍液,或喷50%的对硫磷1000-1500倍液。第二次用药在枣芽长到5-8厘米(5月中旬)长时,可喷施20%的菊马乳油4000倍液,或35%的杀虫磷乳油1000倍液,或35%的四甲基硫环磷乳油1500倍液,或50%的久效磷 1000倍液,灭扫利、天王星3000倍液,2.5%的溴氰菊酯1500倍液,或20%的速灭杀丁6000倍液等 采纳答案

6,家种枣树如何除虫

一、桃小食心虫主要技术措施如下:  1、挖茧或扬土灭茧 春季解冻后至幼虫出土前(3月份至6月 上 旬),可在树干根颈部挖拣越冬茧,尤其要注意上下树皮的缝隙处。也可在晚秋幼虫脱果入土做茧越冬后,把枣树根颈部的表土(距干约30厘米内,深10厘米),铲起撒于田间,并把 贴于根颈部的虫茧一起铲下,使虫茧长期暴露在地表,经过冬季风吹日晒及冰冻而死亡。据调查,采用此法,该害虫的死亡率高达90%以上,而且方法简便,可起到春季挖虫茧灭虫的作用 。  2、地膜覆盖、抑制幼虫出土 6月上旬,在树干周围100厘米以内的地面上覆盖地膜,能抑制幼虫出土、化蛹和羽化。  3、拣拾落果或脱果幼虫 7月上旬或8月上旬,拣拾落枣煮熟 做饲料。如果及时拣拾,消灭果内幼虫可达80%以上。8~9月份,可在枣树下拣拾脱果幼虫 (树干基部最多),加以消灭。尤其在雨后脱果幼虫更多,须及时拣拾,予以消灭。  4、树下适时培土,阻止幼虫(成虫)出土 利用幼虫在树下越冬的习性,于5月底以前,在树干外面1米范围内培高20厘米左右的土堆,并拍打结实,可阻止越冬幼虫出土。利用第一代老熟脱果幼虫多在树干根颈部做茧的习性,于8月中旬 可用同法再培土一次,再次阻止成虫出土。  二、防治枣尺蠖的主要技术措施  对枣尺蠖实施综合防治,可以采取以下主要技术措施:  1、挖越冬蛹,捕捉幼虫 春季(3月中旬前),在树干周围 直径为100厘米、深10厘米的范围内,翻刨土层,将越冬蛹挖出,加以消灭。也可结合初冬 或早春刨树盘时,将其蛹随时拣出。还可以利用幼虫受惊后假死落地的特性,在幼虫危害期 摇树震落幼虫,就地捕杀。  2、阻挡雌蛾上树,采集虫卵 由于雌娥不会飞,可在3月中 、下旬在树干上缠塑料薄膜或纸裙,阻止雌蛾上树交尾和产卵,并于每天早晨或傍晚逐树捉蛾。无论是缠纸裙还是用塑料薄膜缠树干,都必须将骑缝口钉好,不留缝隙,以免雌虫乘隙上树。由于树干缠裙,雌蛾不能上树,便多集中在裙下的树皮缝内产卵。因此,可定期撬开 粗树皮,刮除虫卵,或在裙下捆两圈草绳诱集雌蛾产卵,每过10天左右换1次草绳,将其烧 毁。也可以将塑料裙的下部埋入树干基部土内,直接阻蛾上树,每天早晨或傍晚在 树下周围地或直接将树干的老皮刮去,涂10厘米宽的一圈粘虫胶。如果没有粘虫 胶,也可以涂机油代替。以便将雌娥直接粘在树干上,然后捕杀。  3、药物防治 根据枣尺蠖的特性及危害规律,可分两次用药 防治。第一次用药在枣芽长到3厘米左右长时(时间为5月初), 第二次用药在枣芽长到5~8厘米(5月中旬)长时进行药物防治,所有药剂可参考桃小食心虫的防治。
nghjnmh
可以效果还行
1.枣象甲 又名枣飞象。以成虫为害枣树嫩芽,严重时吃光嫩叶,造成减产。该虫每年发生一代,时间为4月下旬,枣树萌芽时出土为害枣芽。成虫寿命一般为20—30天,于10月份入土越冬。防治措施是在4月下旬成虫出土盛期用50%的1605乳油1000倍液,或40%的枣虫净1500倍液喷施。  2.枣步曲 俗称弓腰虫。以幼虫为害幼叶、叶片和花蕾,每年一代,以蛹集中在树盘周围越冬。防治措施;一是人工防治,二是药物防治。在5月上旬枣树发芽长叶,大部分幼虫进入二龄时,可用2.5%的溴氢菊酯1.5万倍,20%的速灭杀丁8000倍液或40%的枣虫净1500倍液喷药防治。  3.枣黏虫 浴称卷叶虫。主要为害枣树的芽、叶、蕾、花和果实。以蛹在枣树上的枝干的粗皮裂缝内越冬,一年三代,第一代幼虫从5月上旬开始为害。人工防治,一是早春要刮树皮,并将其烧掉;二是要在9月上旬,在树干分杈处以下的部位绑3cm厚的稻草秸,诱杀第三代老熟幼虫,落叶后解下草耙,刮除贴在树皮上的虫茧,集中烧毁。药物防治,一是在枣芽长3cm,但未展叶前的发芽期,正值第一代幼虫孵化盛期,喷洒50%敌敌畏600—800倍液或2.5%溴氰菊酯2000倍液,或选用20%的速灭丁乳油2000倍液喷药防治;二是有条件的,在第二、三代枣黏虫产卵期时,释放人工繁殖的松毛虫赤眼蜂,以寄生方式达到消灭效果。  4.桃小食心虫 俗称枣蛆。一年发生1—2代,以老熟幼虫在树干附近土壤中吐丝,以茧越冬,6月出土,8—9月大量蛀果,1虫为害1果。人工防治,一是挖茧,土壤解冻后在距离树干30cm处挖深10cm的表土撒于田间,使虫茧暴露地表,经过风吹冷冻而死;二是春季在树干周围直径为100cm的地面内覆盖地膜,抑制幼虫出土、化蛹、羽化。药物防治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可选25%的敌杀死3000倍液进行防治。  5.枣锈病 它是枣树叶片的主要病害。一般旱年不发生此病,其病因主要是由于降雨多、湿度大、温度高、通风透光条件差,有利于锈病菌夏孢子生长发育。该病菌于7月下旬侵害叶片,8月下旬叶片脱落,然后开始落果。防治办法是在7月上旬临近发病前开始喷波尔多液和粉锈,隔20天再喷1次。  6.枣疯病 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。发现有疯病枣树后,一是刨除以消灭病源,二是对枣树喷药。  当枣树到了8月份果实基本坐住后,结合喷药,于叶面喷施0.4%的尿素与0.3%的磷酸二氢钾,可使红枣个大、品质好。如喷药后遇雨,应及时补喷。

文章TAG:树木  如何  防治  尺蠖  树木如何防治尺蠖  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