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

1,有些什么梅四季的花可以盆栽花卉

没有梅花是四季开的,你说的应该是三角梅花期比较长,不过它是一种杜鹃花
任务占坑

有些什么梅四季的花可以盆栽花卉

2,什么盆栽植物是带梅字的

三角梅 腊梅 松红梅
梦幻朱蕉、梦草(山扁豆)、梦花(结香)
虎刺梅、吊竹梅、三角梅等等

什么盆栽植物是带梅字的

3,哪些梅花品种适合制盆景

梅花盆景艺术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盆景艺术,它不仅要求能观花,更要求能赏形。那么,它到底有何讲究?哪些品种适合制作盆景呢?疏影横斜之梅,适作盆景。其枝生方向应以横生为上,斜出为次,直上为下。梅枝生长方向依品种不同而不同,有的品种如白须朱砂,多横生或斜出;有的品种如桃红台阁多直上。并要求此品种少生枝刺,最好不生枝刺。枝刺不仅影响美观,而且耗费营养。野生或粗管的梅树上多生枝刺,而经栽培驯化精管的梅上生刺较少。还要求此品种较易着花,因为盆养比地养较难着花。若花太繁可适当疏去一些,以增其神韵。此外,就是要求此品种年生长量适中,因为长势太强的品种,不仅不易控制姿形,而且韵味也低,太弱的品种又太娇贵而不易培养。我国梅花品种极其丰富,其中有很多适合制作盆景。例如直枝梅中宫粉型的凝馨、粉妆台阁、龙潭粉以及绿萼型的二绿萼、小绿萼、米单绿等均适合制作盆景;朱砂型的白须朱砂、小红朱砂和玉蝶型的三轮玉蝶、青芝玉蝶、素白台阁等也适合制作盆景,其中白须朱砂尤为适合。在武汉磨山梅园,其大树的自然树态宛如天成。除此之外,垂枝梅和龙游梅也极适合制作盆景。垂枝梅的枝条自然下垂,形成一种优美的伞形树态,龙游梅的枝条自然扭曲,好似虬龙,苍劲古朴。
不适合室内放置,阳性花卉

哪些梅花品种适合制盆景

4,梅花有哪几种

 梅花的总品种达300多种。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、台阁梅、照水梅、绿萼梅、龙游梅等品种。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、粉色、红色、紫色、浅绿色。  梅花可分为真梅系、杏梅系、樱李梅系等,每  梅花属於长寿花卉,即使是在家盆栽,也经常可以养到十年以上。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朝所植梅花,至今仍吐芬芳。   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,目前大品种有30多个,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,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、直角梅、照水梅和龙游梅等;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、红梅、照水梅、绿萼梅、大红梅、玉蝶梅、洒金梅等型。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,花瓣粉红,着花密而浓;玉蝶梅花瓣紫白;绿萼梅花瓣白色,香味极浓,尤以“金钱绿萼”
梅花相传到现在,已是花繁品茂,主要分为两种,一为花梅、一为果梅;花梅以观赏为目的,经陈俊愉教授研究,1962年时已有231个品种,而且还在不断创新中,按其生长姿态分有直脚梅类、杏梅类、照水梅类、龙游梅类;按花型花色分,有宫粉型、红梅型、玉蝶型、朱砂型、绿萼型和洒金型等。其中宫粉型梅最为普遍,品种最多。玉蝶型别有风韵,绿萼型香味最浓,尤以成都的“金钱绿萼”为好。果梅-主要采其果实即梅子食用,花较小,可分青梅、白梅、花梅、乌梅等。台湾地区梅花分布以嘉义县梅山乡梅花最著名、南投县栽植之梅树,以采摘青梅,制成各类梅子畅销各地。 梅是我国的特产。她原产于滇西北、川西南以至藏东一带的山地。大约6000年前分布到了长江以南地区,3000年前即引种栽培。据科学考证,长沙马王堆出土的“脯梅”、“元梅”已有2150年的历史。公元前2世纪引种到了朝鲜,8世纪便引种到了日本。现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也有有志之士在栽培研究。连欧美的友人也开始接受梅花精神,盛赞蜡梅的香味是“冬天的甜蜜”。 梅按种型分为三个种系,分别为直梅种系、杏梅种系、李梅种系。其下,主要又按枝姿分为五个大类。 第一类叫直枝梅类。枝直上或斜生。这是梅家族中历史最悠久,成员最繁茂的一类,下分品字梅、宫粉等9种。 第二类名为垂枝梅类。枝自然下垂或斜垂,有粉花垂枝等5型。 第三类名为龙游梅类。枝天然扭曲如龙游,仅1类(龙游梅类)1型(玉蝶龙游型)。 第四类名为杏梅。乃梅与杏(山杏)之种间杂交,宋代的范成大在《梅谱》中首次对它进行了记载,花、叶、枝居于梅杏之间,杏梅类不香或微香(非梅香),花托肿大。下有单瓣杏梅型及春后型。 第五类是樱李梅类,乃紫叶李与宫粉梅之人工杂交种,紫叶红花,重瓣大朵,抗寒。 梅花又名“五福花”,她象征着快乐、幸福、长寿、顺利、和平。以一种鲜花来寓喻某种情怀,这在文明民族中是一种共有的现象。但用梅花来寄托多种情思,这在世界民族大家庭中是绝无仅有的。 梅花原产我国,现在我国已栽培应用的梅花品种有300个以上,并仍有野梅分布于山间。野梅以西南山区,尤其是滇、川两省为分布中心,井东延至鄂西地区。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,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、直角梅、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;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、红梅、照水梅、绿萼、大红、玉蝶洒金等型。其中宫粉最为普遍,花粉红,着花密而浓;玉蝶型花紫白;绿萼型花白色,香味极浓,尤以“金钱绿萼”为好。

5,梅花的品种有那些

梅花的品种 中文:梅花 学名:Prunus Mume 科名:蔷薇科樱属植物,落叶乔木 叶:有柄单叶互生,叶子的形状成卵形、倒卵形或广椭圆形,叶的前端锐尖,基部则为钝形,末端为长尾尖或突尖,叶缘细锐锯齿状,叶长约4~10公分、叶宽约2~4公分,叶柄具腺体,并偶有线形托叶2枚。。 花:冬季开花,花无梗,先开花后长叶,花苞似苞片鳞状或尊筒钟状,花色依种类不同有相当多种颜色:白、淡红、浓红或淡绿等,以白色和淡红色为主,花萼5裂,基部与花托合生,淡雅清香,花单瓣或重瓣,通常花瓣5片且为阔倒卵形;花其有短柄,呈单生或2~3朵簇生,雄蕊数量极多,生於花托边缘被有绒毛;而雌仅1枚、子房体具被毛,花柱细长而弯曲;核果成球形,一侧具浅沟,核具浅皱纹及凹点。花期约为12月至翌年1~2月。 白鹃梅 Exochorda racemosa 为蔷薇科白鹃梅属的落叶灌木。原产地为中国,在欧美广为栽培,株高约3~4公尺,叶片长约4~6公分,呈椭圆形,背面为白色。每逢5~6月,枝干前端开出6~10朵纯白色花朵,花径约4公分,花瓣5枚。可供作庭园树、盆栽、及切花之用。虽为茶席中不可或缺的花朵,但其花朵会一次全部绽放是其缺点。 绵毛樱 Prunus tomentosa 为蔷薇科樱属的落叶灌木,原产於中国北部,每逢4月上旬,淡红色或白色的小花,与叶片同时或较早绽放於枝头。与庭梅相似,花柄短,且花朵直接依附在枝干上,易於辨别,花瓣5枚。 黄梅 Jasminum nudiflorum 为木犀科素馨属的落叶灌木。原产地为中国,分布於山东、河南至四川、云南等地区,最早被记载於“花坛地锦抄”中呈藤蔓状的茎干朝下方延伸,一旦接触地面便长出须根。中国名为迎春花,早春时期於叶片萌芽前即开满鲜黄色花朵。筒状花,花径约2~2.5公分,前端6裂,有的花朵呈重瓣,无香味。因花期与梅花相同,花形也状似梅花,故名为黄梅。性喜日照良好、排水性佳之土壤。 庭梅 Prunus japonica 为蔷薇科樱属之落叶小灌木。原产於中国中部及北部,栽种做为观赏用。因种植於庭园,且花朵状似梅花而得名,株高约1~2公尺。每年4月左右,於直立的枝干上各自长出2~3朵小花,花色为淡桃色或白色,花径约1.3公分,花瓣5枚,前端略圆。每逢7~8月左右,径约1公分的果实成熟并转为紫红色。 檀香梅 Lindera obtusiloba 为樟科钓樟属的落叶灌木,分布於中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地,生长於暖地山区,枝干稀疏,株高约3~7公尺,叶片呈椭圆形,具3浅裂,长约4~5公分,逢秋季,叶片会转为黄叶,每逢3月下旬至4月,於叶片萌芽前,会先开出充满芳香的黄色小花,5~6朵花集中绽放,花瓣6枚。雌雄异株。木质本身具香味,可当作庭园木及手工艺品之材料。 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为蜡梅科蜡梅属之落叶灌木。原产於中国中部,常做为观赏用植物。株高约2~4公尺,树皮具椭形的皮孔。每逢12月至翌年2月左右,於小枝上开满了花径约2公分、具强烈芳香的花朵。内侧的小型花瓣呈暗紫色,外侧的花瓣为黄色且略带光泽,最外侧为鳞片状花瓣。据说蜡梅之名,是因花瓣的颜色类似蜜蜡,又於腊月(12月)绽放,且状似梅花而得名。品种有花朵全部呈黄色的素心蜡梅,及花瓣宽广、大型之大花蜡梅等。中国自其花朵萃取香料。
中文名:梅花 别名:春梅、干枝梅、红绿梅、红梅、绿梅等 梅花的总品种达300多种。适宜观赏的梅花种类包括大红梅、台阁梅、照水梅、绿萼梅、龙游梅等品种。观赏类梅花多为白色、粉色、红色、姿色、浅绿色。中国西南地区12月至次年1月,华中地区2至3月,华北地区3至4月开花。初花至盛花4~7日,至终花15~20日。 梅花可分为真梅系、杏梅系、樱李梅系等,每节1~2朵,无梗或具短梗,直径1~3厘米,萼筒钟状,有短柔毛,裂片卵形;花瓣5枚,原种呈淡粉红或白色,栽培品种则有紫、红、彩斑至淡黄等花色;雄蕊多数、离生,於房密被柔毛,罕为2-5(离心皮)或缺如,於房上位,花柱长。 梅花属於长寿花卉,即使是在家盆栽,也经常可以养到十年以上。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朝所植梅花,至今仍吐芬芳。 梅花品种及变种很多,目前大品种有30多个,下属小品种有300多个,其品种按枝条及生长姿态可分为叶梅、直角梅、照水梅和龙游梅等类;按花色花型可分为宫粉梅、红梅、照水梅、绿萼梅、大红梅、玉蝶梅、洒金梅等型。其中宫粉梅最为普遍,花瓣粉红,着花密而浓;玉蝶梅花瓣紫白;绿萼梅花瓣白色,香味极浓,尤以“金钱绿萼”为好。 梅花原产中国西南部,野梅首先演化成果梅观赏梅系果梅的一个分支。野梅在中国分布的次中心有4个,即川东、鄂西山区;鄂东南、赣东北、皖浙山区;两广、赣南山区和闽、台北区。

6,盆栽梅花如何护理

(1)品种选择。盆栽宜选用大红梅、绿萼梅、台阁梅、照水梅、龙游梅等。(2)栽植方法。幼苗可用园土、粗砂各1/2的培养土;成株改用园土4份、腐叶土2份、粗砂4份的培养土。通常于新叶未展时,带原土坨栽入口径20~25厘米的泥瓦盆内。栽前先在盆底垫上厚3~5厘米粗砂或木炭屑作为排水层,在其上面填入少量培养土,这时再将植株放入盆中央,边填土边压实(注意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)。栽后浇透水,放通风透光处。盆栽梅花,应放置在向阳通风处养护,如放在荫蔽地方则生长不良,花少而色淡。生长季节如发现因缺铁而引起叶片发黄,可结合浇水浇灌0.1%硫酸亚铁溶液。一般每隔1~2年换一次盆。换盆时间宜在早春花后修剪完毕进行。换盆时添加新的培养土,以补充营养。
盆栽梅花有红梅、绿梅、白梅、龙梅、美人梅等品种,就盆栽技术要点介绍如下:   一、梅花对土壤要求不严,一般的中性土壤都能生长,但盆栽梅花因盆土有限,要选用疏松肥沃的营养土。营养土配制以食用渣4份,堆积杂肥土4份,煤灰土2份混合均匀做培养基,在花后每年换土一次,待换盆后先放在阴凉处一星期,然后转入正常养护。  二、梅花对水分敏感如果盆土长期过湿,容易引起烂根。因此,要控制浇水,当新枝条长到20厘米时,要注意控制浇水,控制新梢过分伸长,促进花芽分化。但在夏季每天要浇一次水,秋季视土浇水保持土壤湿润,冬季要少浇水,使土壤偏干。  三、梅花不喜大肥梅花在萌发枝叶时肥水要足,每月施1至2次有机液肥。当新梢长到5厘米时,要施一次薄肥,以促进枝条生长。在夏末秋初时要施一次腐熟饼肥水,并加重磷、钾肥,促进花芽形成,待花芽分化后,喷施1至2次磷酸二氢钾,这样分层次的科学施肥,对梅花生长有利。  四、梅花修剪整形梅花的修剪整形是一个技术活儿。修剪要从幼苗开始,当幼苗长到20至25厘米时,截去顶端,待萌芽后留3至5枝条作为主枝,当主枝长到10至15厘米时进行摘心,以促进枝条粗壮和花芽形成。花后的修剪,当花凋谢之后从基部留2至3个芽短截,当新枝长到5至6片叶时又进行摘心,只留3至4片叶,促进生长更多花枝。以后每年反复修剪,使枝条充实,花蕾增多。  五、梅花病虫害防治一定要保持通气透光。梅花病害主要来自炭疽病和斑枯病,一般发病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,采用50%的多菌灵或70%的托布津溶解800至1000倍交换喷施进行防治。每年蚜虫危害较多,采用500倍溶液的洗衣粉喷杀,效果明显。但梅花对乐果,敌敌畏等农药敏感,不要使用。   六、梅花春节开放凡是种梅花的人都想让她春节期间开放,这就需要掌握好催花技术。  首先要计算好催花日期。在春节前20天左右,将盆栽梅花移入温室内,并要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养护,室内温度要控制在10至15度为宜。同时,每天要向花枝和周围喷洒清水,保持枝条湿润。在浇水时要适度,如果浇水过多,不利梅花生长,容易引起烂根落蕾,如浇水不足,又会使花蕾干瘪。  其次要把握好温度与开花时间。在春节前一周,若花蕾还小,则将花盆移到15至25度中温的环境中管理。如果春节未到就提前开花,就把盆花周围的温度下降10度左右,而且少见阳光,控制水分。  还有,要适度施肥。为了使梅花开放得鲜艳,香味更浓,就应适度施肥。一般是每7至10天施一次稀薄的有机液肥,同时,每7天向花蕾喷一次磷酸二氢钾和植物催长素。  
梅花的繁殖与栽培 梅花的繁殖,常以种子播种培育实生苗,然后进行嫁接;还可采用扦插、压条等方法。扦插繁殖在春季进行,剪取两年生健壮枝条作插穗,扦插在砂质土壤中,保持插壤湿润,其成活率可达90%以上。压条繁殖在春季选取靠近地面的枝条,环割表皮后埋人土中,保持土壤湿润,待环割部分生根后,剪离母株定植。也可以在空中压条进行繁殖。 梅花除大树地栽以外,通常进行盆栽,培养盆景,更可养成苍老梅桩。梅花有一个特点,愈是枝干枯老,愈显出苍劲奇观。盆栽梅花的养护方法,不同于其它的盆栽植物,应按照它的特点进行栽培管理。开花后,立即进行修剪整形,将开过花的枝条,留下2至3个芽,其余的除去,并将剪后的梅桩放在日光下晒5至7天,特别注意曝晒根部,晒后上盆,上盆时报土坨部分在稀人粪尿中蘸一下再栽。盆土的配制,以三分之一的谷糠灰与三分之二的河泥相混合,加入人粪尿拌匀,置阳光下曝晒后,过筛待用。盆底垫瓦片、石块,以利排水,然后装进较粗粒的土壤,再种下梅桩,埋土压实根部。上盆时,不宜浇水;3至4天后,浇水一次;7至10天后,每天浇水一次;成活后,在5至8月每天浇水1至2次。土壤不宜过湿,切忌溃水。梅花喜肥沃,在枝叶生长期,以施氮肥为好。8至9月,宜施完全肥料,10月以后,多施磷肥,每隔半月集中施入根部,以利开花。
梅花为我国传统名花,冰中育蕾,雪中开花,古雅苍劲,先花后叶,独步早春,自古至今,深受人们喜爱。梅花“贵老不贵嫩”,桩景盆梅,培育时间长,体形大,搬运不便,价格昂贵,难以普及。梅花小盆景,制作容易,小巧包装运输方便,价格实惠,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市场的青睐,发展前景广阔。但梅花自然开花期较迟,生产小盆梅,关键是促使其早开花。盆栽梅花促花措施有以下5点。 选择品种小盆梅,要选用容易成花及早花型优良品种。如:粉晕江梅、美人梅、丰厚、小红朱砂、白须朱砂、粉红朱砂、小宫粉、虎丘晚粉、小绿萼、变绿萼等。 幼苗整形盆栽梅花,最好采用营养袋育苗移栽,或直接用花盆栽植砧木就盆嫁接或扦插。幼苗生长到10厘米―15厘米时摘心,分枝在20厘米时摘心,抑制顶端生长优势,培育须根发达、分枝低而多的矮壮苗,加速花芽形成,提早开花。 上盆、造型梅花盆栽,在2月移苗上盆定植。大田苗圃取苗,要选择须根发达、分枝部位低、分布均匀、无病虫害的矮壮苗,带土移栽。营养袋育苗时,要适当疏除原有营养土,但要防止根系损伤。培养土要求肥沃、疏松、富含有机质与磷、钾营养,拌入适量多效唑,控制氮肥,防止徒长,促进发育早成花。上盆定植后,根据不同树形要求,采取撑、拉、吊、曲、剪、放等形式,因势利导,进行斜、队、直立等不同姿态造型,促使早成形,早开花。 激素促花在新梢生长期,应用B93000ppm―4000ppm、或矮壮素1000ppm―2000ppm、或多效唑500ppm―700ppm等生长抑制剂进行浇根或叶面喷洒,每7天―10天喷洒1次,连施2次―3次,抑制新梢徒长,促供植株矮壮,枝梢紧凑,叶色深绿,增强光合作用积累营养,加速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,增加花枝形成,提早开花。 肥、水调控梅花喜光,荫蔽、光照不足、湿度大、氮肥多容易造成徒长、生长瘦弱,很难开花。因此,盆梅管理必须保证阳光充足,合理供水、施肥,要保持盆土湿润,水肥协调。生长前期,用稀薄的人粪尿或饼肥液,少量多次浇施,促进早生快发。5月―6月开始进入花芽分化期,控施氮肥,增施磷、钾肥,减少浇水,保持适当的干燥度,以提高细胞溶液浓度,促进花芽分化。浇水过多,盆土渍水,湿度大,氮肥过多,容易徒长,花芽难形成,不能开花。甚至造成烂根、落叶枯枝,严重时植株死亡。
1).选盆及用土:最好选透水透气性好的泥瓦盆,也可用紫砂盆。但不要用瓷盆和塑料盆。用土以疏松透气者为好,可用园田土40%,煤渣30%,腐殖土30%配合应用。   2).修剪及换盆:梅花发枝力强,耐修剪,当年枝条才能形成花芽,故应1年修剪1次。在花后或花将谢,叶芽开始萌动时进行,剪除过密枝,病弱枝,每枝留基部2~3个芽眼,其余全部剪去。同时倒盆换土,每2~3年更换盆土1次,先将梅株从盆中叩出,将原土剔除1/3~1/2,剪去腐根,施适量底肥,加已配好的盆土,栽好压实,浇透水,移至阳光充足处管理。   3).浇水:盆梅浇水应掌握有干有湿,不干不浇,浇则浇透的原则。久干枝叶萎蔫时,应先浇小水2~3日,使其逐渐恢复生机,切忌立即浇大水,造成大量落叶,甚至死亡。6月分枝条长至15~20厘米时,花芽开始分化,这时要实行扣水,即对梅株减少浇水量,使其顶梢萎蔫后,再浇小水,这样连续2~3次,使顶梢全萎,不再生长,再恢复正常浇水。此法较难掌握,简单的办法是,在枝条长至15~20厘米时,实行打顶,若顶端再长新芽,再将其摘去。只有顶端停止生长,花芽才能生长良好,正常开花。每次均应浇陈水,使水温与盆土温度基本一致。   4).施肥:除春季剪枝后换盆时施适量底肥外,花后可施稀薄腐熟的豆饼水,或其他腐熟的有机肥,春秋每半月施肥1次,薄肥勤施,忌浓肥。夏秋以施磷钾肥为主,可用2/1000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浇灌,或喷叶面,每月1~2次,直至开花。   5).控制花期:梅花冬季落叶后,将其移至不结冰的冷室内,或放在低温的阳台上,注意开窗通风,使其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温刺激。同时加强水肥管理,每日向枝条及花盆周围喷水,保持空气湿润。春节前1月左右开始升温,最初使室温保持在10摄氏度左右,给予充足的阳光,春节前10天提高室温至15~20摄氏度,即可使其应节开花。   6).病虫害防治:在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夏天,可发生白粉病.烟煤病等,可喷70%甲基托布津粉剂1500倍液,或50%多菌灵粉剂1000倍液防治。常见虫害为蚜虫及蜘蛛,可用1/5000敌杀死,或1/1500的甲氰菊脂(灭扫利)喷杀,每周1次,连用2~3次,效果均好。忌用DDV和乐果,以免发生药害,造成死亡。
一、放置场所 梅花喜阳,所以一定要放置在阳光充足、空气流通的地方。 二、浇水 梅花很怕积水,所以要根据天气变化和生长情况灵活掌握浇水量。通常情况下以保持盆土湿润为原则,不干不浇。 三、施肥 梅花喜肥,每年花谢后盆底应放入有机肥。在生长期可每隔半个月施薄肥一次,促其生长强壮。在花芽形成前,最好多施磷肥。 四、修剪梅花 当年生新枝形成花芽,所以每年花谢后,要及时修剪,将老的花枝截短,仅留2至3个芽,并注意使芽向外侧生长,要将影响树形美观的交叉枝、平行枝、重叠枝、对生枝、徒生枝,以及过密、瘦弱的枝条疏剪去。 五、翻盆 梅花盆景一般隔1至2年翻盆一次,时间安排在开花后为好。翻盆时,去掉旧土三分之一左右,剪去枯根,修短过长的老根,换以富含腐殖质的腐叶土,掺拌砻糠灰及沙土,使盆土既肥活又疏松、透水。

文章TAG:盆栽  有什么  什么  四季  盆栽有什么梅  
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