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目录一览

1,茉莉花上的吹绵蚧壳虫怎么治

把百虫灵浓浓的刷在生虫的枝干处,越浓越好,慢慢的就少了
能麻烦楼主发个图片看看吗?新手分不清虫害长什么样!

茉莉花上的吹绵蚧壳虫怎么治

2,蚧壳虫用什么打

蚧壳虫危害,可用柔水通+安民乐(毒死蜱)或噻嗪酮或噻虫嗪或蔾芦碱或啶虫脒或苦参碱等药剂交替防治,连喷两次至三次,7-10天一次。
它还应该使果园修剪,剪除过密枝,枝绿荫,昆虫分支机构和集中烧毁,通风透光,使果园,以减轻危害。此外,吹绵蚧,银色的头发吹绵蚧等各类介壳虫,还要注重生物防治天敌和移植的保护,引进饲料放大红瓢虫,可以有效地控制危害。

蚧壳虫用什么打

3,什么药治蚧壳虫管用

蚧壳虫药剂防治方法:速扑杀乳油对蚧壳虫具有极高防治效果。根据蚧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,在若虫盛期喷药。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,体表尚未分泌蜡质,介壳更未形成,用药仍易杀死。每隔7—10天喷1次,连续2—3次。可用40%氧化乐果1000倍液,或50%马拉硫磷1500倍液,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,或50%敌敌畏1000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3000倍液,喷雾。保护和利用天敌:如捕食吹绵蚧的澳洲瓢虫、大红瓢虫、寄生盾蚧的金黄蚜小蜂、软蚧蚜小蜂、红点唇瓢虫等都是有效天敌,可以用来控制介壳虫的危害,应加以合理的保护和利用。
给你推荐两种方便经理又健康的小妙方。洗衣粉溶液取2克洗衣粉,加水500克搅拌成溶液,加清油一滴,对准虫体喷雾。可杀死蚜虫、蚧壳虫、红蜘蛛、绿刺蛾、粉蝶、白粉虱等。肥皂液:取肥皂和热开水按1:50的溶解后喷施,因肥皂可堵塞害虫的呼吸器官至其死亡,对蚜虫、蚧壳虫有效。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

什么药治蚧壳虫管用

4,介壳虫究竟怎样才能杀灭

介壳虫是山茶最常见的害虫,常群聚于枝、叶、蕾上。成虫、若虫专用口器插入山茶叶、枝组织中吸收汁液,造成枝、叶枯萎,甚至整株枯死,并能诱发病害,危害极大。介壳虫是小型昆虫,大多数虫体上被有蜡质分泌物。雌、雄异形。雌虫无翅,雄虫有一对膜质的前翅,后翅特化为平衡棍。介壳虫繁殖能力强,一年发生多代。卵孵化为若虫,经过短时间爬行,即形成介壳,营固定生活。介壳虫抗药力强,一般药剂难以进入,防治比较困难。因此,一旦发生,不易清除干净。危害山茶的介壳虫主要有吹绵蚧、红蜡蚧和糠片蚧。吹绵蚧:雌成虫体长5~7毫米,椭圆形,橙红色。雄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,橘红色。卵长椭圆形,初产时橙黄色,后变为橘红。红蜡蚧:雌成虫体长1.5~5毫米,扁圆形,紫红色。背面隆起,覆盖一层白色蜡质介壳。雄成虫体长约1毫米,介壳较小,半透明。卵椭圆形,初产时浅黄色,孵化时紫红色。糠片蚧:雌成虫体长2毫米左右,圆形或椭圆形,紫红色。介壳长1毫米左右,长圆形,灰白色或灰褐色。雄成虫淡紫色,介壳细长,灰白色。卵椭圆形或长卵形,淡紫色。吹绵蚧和红蜡蚧寄生于山茶叶柄和小枝上吸收树液。糠片蚧常黏附在顶梢新芽或叶子正反面,在叶芽片表皮中吸取养分。它们用口器插入枝叶吸取树液,造成枝叶枯黄,还排出较多糖液和蜡质,容易使山茶并发叶片呈灰黑色的煤烟病,严重的会造成整株山茶死亡。吹绵蚧和糠片蚧一年繁殖2~3代,以受精成虫或介壳下的卵在枝叶上越冬。4月下旬生第1代若虫。孵化出的若虫群聚于叶背、嫩梢上危害。第2代在7~8月间移向花蕾、枝干。第3代,糠片蚧生于9月间,吹绵蚧生于10月间。红蜡蚧每年只繁殖一代,5月下旬开始孵化,6月中旬为孵化盛期,若虫群聚在嫩枝上危害。雄成虫8月中旬开始出现,并在叶片上危害。雌成虫多在枝干上危害,11月受精并爬到枝条上越冬。防治方法:(1)在介壳虫孵化初期,蜡质介壳未形成前,用40%氧化乐果乳剂加水1200倍稀释,喷洒于山茶枝叶正反面,隔7~10天喷一次,连续2~3次,喷药要均匀。如果介壳已经形成,喷药难以见效。(2)介壳已形成,可以用软刷刷除,用手指捏死,或结合修剪,剪去虫枝、虫叶,集中烧毁。(3)可用白酒、醋液、尿液治介壳虫。尿液要存放半月,待其腐熟后使用。60度左右的白酒加2倍清水混合使用。用棉花球蘸白酒、醋液内浸透,涂在叶片及枝条的介壳虫上,效果也很好。
manufacture these sup再看看别人怎么说的。
我在踏花上学到用醋~ 我的仙人指有段时间长满了介壳虫,就用布沾醋涂抹,果然见效~

5,蚧壳虫干瘪在树上如何去除

每隔7—10天喷1次,连续2—3次。可用40%氧化乐果1000倍液,或50%马拉硫磷1500倍液,或255亚胺硫磷1000倍液,或50%敌敌畏1000倍液,或2.5%溴氰菊酯3000倍液,喷雾。
一、蚧壳虫的习性特征 蚧壳虫是观赏植物上常见的害虫。尤其是在我国南方,地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,蚧壳虫种类繁多,危害严重,已成为观赏植物虫害中极为突出的问题。特别是多年生木本花卉受害更重,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室内发生较多,是温室花卉的重要害虫。其中,吹绵蚧则发生最为常见,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蚧壳虫之一。 吹绵蚧俗称棉花虫,属绵蚧科。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,原产澳大利亚。目前,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。此虫寄主植物颇为复杂,约50科,250多种。主要危害茶花、牡丹、桂花、梅花、玉兰、玫瑰、蔷薇、月季、米兰、扶桑、夹竹桃、变叶木等观赏植物。 吹绵蚧雌性成虫身体为椭圆形,橘红色,背面隆起,并有很多黑色短毛,体背长有一层白色蜡粉。成熟雌虫腹部有白色蜡质卵囊,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~16条。雄性成虫瘦小,橘红色,前翅紫黑色,后翅退化为平衡棒。雄性成虫发生数量少,不易被发现。初孵若虫足、触角及体上的毛发达,体裸。取食后,体背覆盖淡黄色蜡粉。卵长椭圆形,橘红色,密集于白色卵囊内。 吹绵蚧一年发生2~4代,南方自然条件下,以若虫及无卵雌虫在叶背及枝条、树干上越冬,北方温室内冬季可继续危害。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,春季雌虫产卵可达600粒之多。卵产于白色卵囊中,若虫孵化后,在小范围内分散活动。雌虫、若虫多喜欢在新叶叶背、新枝于阴面群集危害,雌成虫固定取食后,终身不再移动,并分泌蜡质,形成卵囊。 吹绵蚧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以成虫、若虫群集在叶背中脉两侧和枝条上刺吸汁液,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,致使寄主叶片变黄、枝条萎缩、皮层粗糙。由于成、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,堆积在叶面,诱发煤污病,叶片污黑,提早脱落,树势衰退,很少开花、结果,甚至枝条或全株枯死。 吹绵蚧适宜生活在温暖、潮湿的环境,干热对其生长发育不利,特别会引起若虫大量死亡。植株枝叶茂盛、郁闭是吹绵蚧滋生的有利条件。 吹绵蚧活动范围有限,一般只在植株内不同部位上下移动,或仅限于在附近植株范围内活动。其雄虫飞行能力弱,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风、流水及其他昆虫、动物。人类的生产活动如苗木、盆栽花卉的调运是吹绵蚧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。 二、蚧壳虫的防治 对吹绵蚧的防治主要是减少虫源,勿引进栽植带虫花木,栽植后发现害虫要及时控制,防治蔓延。 1.加强植物检疫。在引进观赏植物的苗木时,应加强检疫,发现有虫应及时处理。数量大的可以用药剂熏蒸;数量少时,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,保证引进的苗木上不带有吹绵蚧进入苗圃、温室及园林内。 2.合理修剪、整枝。吹绵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条上,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时,将蚧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剪除,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。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、枝叶郁闭的局部进行修剪,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,使其不利于蚧壳虫的生长,减轻危害。对剪下的有虫枝条,应集中烧毁,同时加强肥水管理,促使抽发新稍,更新树冠,恢复树势。 3.刮除虫体。对一些数量少而名贵的盆栽花木,可用竹片进行刮除。 4.保护和放养天敌昆虫。引进和放养澳洲瓢虫、大红瓢虫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。 5.药剂防治。吹绵蚧体背蜡粉,因此要选用可以侵蚀蜡粉的药剂,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。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,在初孵阶段,初龄若虫蜡质还没形成或很薄,此时防治,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。药剂防治的方法有: (1)在花木周围,埋施15%涕灭颗粒剂。木本花卉干径每厘米用药1~1.5g,草本花卉花盆内口径20cm用药1g左右,覆土后浇水。 (2)喷雾。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~1500倍液,或80%敌敌畏乳油800~1000倍液,或2.5%敌杀死乳油2000~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。一般喷药1~2次,间隔5~7天,虫害严重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。喷洒时,必须周密细致,使药液接触虫体,以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。喷洒药液前,最好进行修剪。

6,请问桃树蚧壳虫的防治

上一位说的药很实用,但是蚧壳虫更要掌握防治好第一代,一般在4~5月,具体的根据当地气候和虫子发育孵化而定,具体用药时间可以咨询当地农业部门。其二如果现在比较严重最好先挂掉虫再喷药,冬季清园修剪掉严重的病枝,用石硫合剂刷白树干,3~5波美度的喷雾预防
一、蚧壳虫的习性特征 蚧壳虫是观赏植物上常见的害虫。尤其是在我国南方,地处温带与亚热带地区,蚧壳虫种类繁多,危害严重,已成为观赏植物虫害中极为突出的问题。特别是多年生木本花卉受害更重,我国北方地区以温室内发生较多,是温室花卉的重要害虫。其中,吹绵蚧则发生最为常见,也是危害较为严重的蚧壳虫之一。 吹绵蚧俗称棉花虫,属绵蚧科。是世界性分布的害虫,原产澳大利亚。目前,在我国绝大部分地区均有发生。此虫寄主植物颇为复杂,约50科,250多种。主要危害茶花、牡丹、桂花、梅花、玉兰、玫瑰、蔷薇、月季、米兰、扶桑、夹竹桃、变叶木等观赏植物。 吹绵蚧雌性成虫身体为椭圆形,橘红色,背面隆起,并有很多黑色短毛,体背长有一层白色蜡粉。成熟雌虫腹部有白色蜡质卵囊,囊上有脊状隆起线14~16条。雄性成虫瘦小,橘红色,前翅紫黑色,后翅退化为平衡棒。雄性成虫发生数量少,不易被发现。初孵若虫足、触角及体上的毛发达,体裸。取食后,体背覆盖淡黄色蜡粉。卵长椭圆形,橘红色,密集于白色卵囊内。 吹绵蚧一年发生2~4代,南方自然条件下,以若虫及无卵雌虫在叶背及枝条、树干上越冬,北方温室内冬季可继续危害。繁殖方式以孤雌生殖为主,春季雌虫产卵可达600粒之多。卵产于白色卵囊中,若虫孵化后,在小范围内分散活动。雌虫、若虫多喜欢在新叶叶背、新枝于阴面群集危害,雌成虫固定取食后,终身不再移动,并分泌蜡质,形成卵囊。 吹绵蚧的主要危害方式是以成虫、若虫群集在叶背中脉两侧和枝条上刺吸汁液,严重时可布满整个枝条,致使寄主叶片变黄、枝条萎缩、皮层粗糙。由于成、若虫能分泌大量蜜露,堆积在叶面,诱发煤污病,叶片污黑,提早脱落,树势衰退,很少开花、结果,甚至枝条或全株枯死。 吹绵蚧适宜生活在温暖、潮湿的环境,干热对其生长发育不利,特别会引起若虫大量死亡。植株枝叶茂盛、郁闭是吹绵蚧滋生的有利条件。 吹绵蚧活动范围有限,一般只在植株内不同部位上下移动,或仅限于在附近植株范围内活动。其雄虫飞行能力弱,远距离传播主要是靠风、流水及其他昆虫、动物。人类的生产活动如苗木、盆栽花卉的调运是吹绵蚧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。 二、蚧壳虫的防治 对吹绵蚧的防治主要是减少虫源,勿引进栽植带虫花木,栽植后发现害虫要及时控制,防治蔓延。 1.加强植物检疫。在引进观赏植物的苗木时,应加强检疫,发现有虫应及时处理。数量大的可以用药剂熏蒸;数量少时,可采取彻底刮除的办法,保证引进的苗木上不带有吹绵蚧进入苗圃、温室及园林内。 2.合理修剪、整枝。吹绵蚧常聚集在植株各枝条上,冬季对植株进行整枝修剪时,将蚧壳虫栖息密度高的枝条剪除,以压低越冬的虫口密度。对个别植株生长过旺、枝叶郁闭的局部进行修剪,改善通风透光的条件,使其不利于蚧壳虫的生长,减轻危害。对剪下的有虫枝条,应集中烧毁,同时加强肥水管理,促使抽发新稍,更新树冠,恢复树势。 3.刮除虫体。对一些数量少而名贵的盆栽花木,可用竹片进行刮除。 4.保护和放养天敌昆虫。引进和放养澳洲瓢虫、大红瓢虫是行之有效的生物防治方法。 5.药剂防治。吹绵蚧体背蜡粉,因此要选用可以侵蚀蜡粉的药剂,或选用具有内吸杀虫作用的药剂。要掌握适当的施药时期,在初孵阶段,初龄若虫蜡质还没形成或很薄,此时防治,使用一般的触杀剂都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。药剂防治的方法有: (1)在花木周围,埋施15%涕灭颗粒剂。木本花卉干径每厘米用药1~1.5g,草本花卉花盆内口径20cm用药1g左右,覆土后浇水。 (2)喷雾。用40%氧化乐果乳油1000~1500倍液,或80%敌敌畏乳油800~1000倍液,或2.5%敌杀死乳油2000~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防治。一般喷药1~2次,间隔5~7天,虫害严重可适当增加喷药次数。喷洒时,必须周密细致,使药液接触虫体,以充分发挥药剂的触杀作用。喷洒药液前,最好进行修剪。

文章TAG:吹绵蚧  蚧壳虫  如何  茉莉花  吹绵蚧壳虫如何杀  
下一篇